后处理阶段:核心是 “固化 + 修整”,实现涂层性能
3.1 烘干固化:将带湿涂层的工件送入烘干炉,按工艺曲线加热(通常为 160-180℃,保温 20-30 分钟)。湿涂层中的树脂发生交联反应,形成致密的干涂层(厚度与湿涂层一致,无收缩);
3.2 冷却修整:工件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,检查涂层表面是否有针孔、流挂、漏涂等缺陷,对轻微缺陷用砂纸打磨修整(严重缺陷需返工,即脱漆后重新前处理 + 电泳)。
核心优势
涂层性能优异:附着力强(划格试验可达 0 级)、均匀性高(复杂工件的孔内、边角均能覆盖,无 “死角”)、耐腐蚀性好(中性盐雾试验可达 500 小时以上);
环保节能:涂料利用率高(阴极电泳>95%),远高于传统喷漆(约 60%);漆液封闭循环,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排放,符合环保法规;
生产效率高:工艺自动化程度高(可实现连续流水线生产),单批次处理量大,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;
成本可控:虽设备初期投入高,但涂料利用率高、后续维护成本低,长期综合成本低于传统涂装。
现拥有厂房面积1500平方米,半自动电着处理生产线1条,打磨、抛光生产线1条,以及污水、废气处理设备各1套,现有生产员工40多人,其中高级技工程师2人,生产技术人员6人,自公司设立以来,一直秉承品质,服务至上,永续经营的宗旨。以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、做好人做为企业文化,为更多客户在五金制品的表面处理工艺领域解决了不少的难题,让他们的产品品质更具竟争力,从而深得广大客户的支持和信赖。
电泳加工 vs 传统溶剂型喷漆:直接的替代关系
喷漆是基础的涂装工艺,二者均用于非金属或金属表面的防护与装饰,核心差异如下:
对比维度 电泳加工(阴极) 传统溶剂型喷漆
核心优势对比 1. 涂层均匀性:无死角(深孔、边角全覆盖),厚度偏差<5%;
2. 附着力与耐腐蚀性:划格试验 0 级,中性盐雾>500 小时;
3. 环保性:涂料利用率>95%,无 VOC 排放,废水易处理;
4. 自动化:适合流水线,人工成本低,稳定性高(返工率<1%) 1. 灵活性:换色 / 换工件仅需清洗喷枪(10-20 分钟),适合多颜色小批量;
2. 初期成本:设备投资仅为电泳的 1/3-1/2(无需超滤、磷化系统);
3. 颜色丰富:可定制任意颜色,无需特殊配方;
4. 工件限制少:非金属(如塑料)无需导电处理即可喷涂
核心劣势对比 1. 灵活性差:换色需排空漆槽(4-6 小时,成本 1-2 万元 / 次);
2. 颜色局限:以黑 / 灰为主,彩色成本高、稳定性差;
3. 工件限制:仅适用于导电金属(非金属需先镀膜) 1. 涂层质量:易出现漏喷、流挂,边角 / 深孔覆盖率<70%;
2. 耐腐蚀性弱:中性盐雾仅 100-200 小时,附着力易脱落;
3. 环保性差:涂料利用率仅 60%,VOC 排放高(需额外处理,成本增加);
4. 效率低:人工依赖度高,返工率 5%-10%,规模化产能低
结论:电泳是喷漆的 “升级替代方案”,适合规模化、高防腐需求(如汽车车身、工程机械);喷漆适合多颜色、小批量定制(如家具、小型装饰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