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具有高强度、高稳定性的标准化脚手架体系,其优点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、施工效率、性能等多个方面,具体如下:
1. 节点连接牢固,整体稳定性强
碗扣式脚手架的核心在于碗扣节点设计:立杆上每隔 60cm 焊接一个下碗扣(固定)和上碗扣(可转动),横杆和斜杆的端部焊有插头,插入碗扣后转动上碗扣即可锁紧,形成刚性连接。
这种节点无松动、无滑移,抗剪和抗弯性能优异,相比扣件式脚手架(依赖人工拧紧扣件,易出现松动),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大幅提升,能有效抵抗水平荷载(如风力、施工振动)。
2. 拆装,节省人工成本
连接过程无需扣件,仅通过 “插、转、锁” 三个动作即可完成横杆 / 斜杆与立杆的固定,省去了扣件式脚手架拧螺栓、对孔位的繁琐步骤。
据实测,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速度是扣件式的 2-3 倍,拆除时也无需逐个拆卸扣件,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,尤其适合大型工程(如桥梁、厂房)的快速周转需求。
3. 配件标准化,通用性强
立杆、横杆、斜杆等构配件均为标准化生产,规格统一(如立杆长度有 1.8m、2.4m、3.0m 等,横杆长度按立杆间距设计),无需切割或改装即可满足不同架体尺寸需求。
配件种类少(主要为立杆、横杆、斜杆、底座等),便于管理、运输和仓储,减少了构配件混淆或丢失的问题。
4. 性高,降低施工风险
节点连接无外露螺栓或零件,避免了扣件式脚手架中 “螺栓松动、丢失” 导致的隐患,也减少了施工人员被构配件绊倒、划伤的风险。
横杆和斜杆的角度固定(如横杆水平、斜杆 45° 或 60°),搭设时无需反复调整角度,保证了架体结构的规范性,降低了因人为操作不当引发的坍塌风险。
5. 承载能力强,适用范围广
碗扣节点的刚性连接使架体整体刚度大,立杆轴向承载力高(单根立杆允许承载力可达 20-30kN),可用于荷载较大的场景(如混凝土浇筑、重型设备安装)。
不仅适用于建筑结构施工,还可用于桥梁、隧道、舞台搭建等多种场景,既可作为落地式脚手架,也可组合成悬挑架、支撑架等特殊形式。
6. 维护方便,使用寿命长
构配件采用优质钢材焊接而成,表面经防锈处理(如镀锌),耐腐蚀性强,不易因锈蚀影响结构强度。
节点无易损部件,日常维护仅需检查立杆是否弯曲、插头是否变形,维修成本低,周转次数可达 10 次以上,经济性显著。
综上,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凭借、、稳定、耐用的特点,在标准化施工和大型工程中被广泛应用,尤其适合对工期和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。不过,其灵活性略逊于扣件式脚手架(配件规格固定,难以适应复杂异形结构),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工程需求选择。